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正文
分 组 报 告 安 排
发布时间:2011-11-26        浏览:

分组报告(一)普通与实验心理

时间:2011年11月26日 14:00-17:00

地点: 教育系C101

主持人:

报告题目:

1、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研究(张倩 李寿欣)

2、记忆加工策略对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影响(李 芳 郑宗军)

3、适应性记忆对错误记忆的敏感性——一种独特的适应性方式(周国义)

4、双语者的情绪记忆效应(亢丽丽 毛伟宾)

5、微表情的启动效应研究(任衍具 吴冉)

6、先秦道家心理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张海燕)

7、注意方式影响工作记忆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引导作用(张旭明)

8、注意视窗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影响(陈广)

9、中文阅读中复合词的加工模式:边界技术的眼动研究(崔磊)

分组报告(二)发展与教育心理

时间:2011年11月26日 14:00-17:00

地点: 教育系C102

主持人:

报告题目:

1、大学生的自尊、抑郁特点及其关系(李双)

2、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黄琳 赵富才)

3、大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张黎 张奇)

4、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赵维燕 侯日霞 吉峰)

5、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与刻板化者的对比(赵田田)

6、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理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胡霜 王欣)

7、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田录梅 刘海娇 陈光辉 王姝琼 张文新)

8、高等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王世嫘 刘华 刘小玲)

9、高中生的未来规划和目标价值感与父亲支持的关系(于凤杰 陈红禹 任淑芳 张文新)

10、孩子厌学 谁惹的祸(姚瑞喜 孙飞)

11、盲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赵洁 林艳艳 李霞)

12、社会支持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郝蕾)

13、谈德州学院大学生空虚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朱红坤 李双)

14、未来时间洞察力、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檀均芳)

15、文本即时加工中的插图效应:来自出声思维的证据(张建鹏)

16、幼儿教师的双性化人格研究(朱君)

17、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间的相关研究(周秋艳)

18、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对初中生焦虑感及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王

分组报告(三)应用心理

时间:2011年11月26日 14:00-17:00

地点: 教育系C201

主持人:

题目:

1MMCS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及中国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特点(郭庆科)

2、“谣言”背后—从“李刚门”看网络舆情的表达及其社会心理成因(王文 赵连强 杜加秀)

3、关系自我视野中陌生人印象偏好的形成机制(胡琳丽 高增明)

4、强化心理定力的思考(郭益民)

5、潍坊市某医院文化调查报告(张永山)

6、基于多因素思考的山东省企业员工公平感分析(王维江)

7、探寻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与员工需求的契合(舒庆娥)

8、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孙慧敏 田保状 张安涛 张小村 王新春)

9、浅谈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张丰霞)

10、大学生孤独感与五态人格相关性研究(刘婕 杨振宁 李楠 宋伶俐)

11、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张敏 刘敏)

12、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毕廷延 李天思)

13、高校学生间冷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张祺舜 刘永恒)

14、汶川地震重灾区群众人格变化及其与心身状况、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张伯华 宋婧杰 胡霜 张德秀 刘羽曦)

15、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特质焦虑、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焦颗玲 赵富才)

16、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曹令敏)

17、隐匿性抑郁症相关社会文化因素探讨(李小利 张伯华)

18、中医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羞怯的关系(李楠 张伯华)

19、自我觉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刘婕杨振宁 张伯华)

20、 “‘十心’实意工作法”在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景超)

分组报告(四)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

时间:20111126 14:00-17:00

地点: 教育系C202

主持人:

报告题目:

1、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孙培)

2、基于人际交往成长团体辅导的心理剧应用理论与实践(阴元铮)

3、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对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赵富才 周君倩)

4、情欲顺势团体辅导对网络依赖的干预效果(吕文卿)

5、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效研究(任茜)

6、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成永新 张伯华)

7、玉树地震18个月后灾区转移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研究(张静 刘琳)

8、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防治(孟文 张静)

9、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对比研究(潘光花)

10、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躯体形式障碍调查研究(宋婧杰 张伯华 刘羽曦)

11、山东省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李楠 张伯华 宋伶俐 胡霜)

12、大力开展“十心”教育 提高再社会化水平(龚春桃)

13、对短刑期罪犯的心理状况分析(关瑞计)

14、对一名劳教人员的离婚案例之分析(薄文杰)

15、服刑人员挫折心理的产生、反应与矫治对策(张全新)

16格式塔疗法在罪犯入监教育中的应用探析(韩卫东 于绍清)

17、监狱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咨询个案(赵振亭)

18、利用SCL-90量表对一有行凶危险罪犯的测量和咨询(邓甲龙)

19、人本主义发展观教育改造罪犯探索(赵学松)

20、认知行为疗法的个案研究(马西文)

21、谈谈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矫治干警能力培养与建议(律文锋)

22、团体咨询方法在教育服刑人员过程中的应用(韩卫东 刘毅)

23、罪犯心理咨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徐良)

24、罪犯在不同改造时期的心理特征分析(任维亮)

  •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1 号

    电话:0537-3196139

    邮箱:jsjyxy@jnxy.edu.cn

    邮编:273100

Copyright 2013-2018 济宁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120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