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专业介绍 -- 正文
心理咨询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

济宁学院(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于2000年正式创办心理教育专业,学制三年制专科,2005年经专业调整更名为心理咨询专业。自设立以来,该专业已持续办学23年,迄今共培养21届毕业生,累计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1408名。

心理咨询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熟练的心理咨询操作技能以及较高人文科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中小学、工商企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等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服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专业学习目标聚焦三大核心:一是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科学基础及心理学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培养心理咨询实务、心理健康教育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三是塑造辩证思维、创新实践及社会责任感。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将具备心理测评与干预技能、跨领域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技术服务社会需求,胜任基层心理服务岗位。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89%,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58.82%。师资建设实施“双导师制”,通过教学研讨、博士培养计划及行业专家聘任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团队成果丰硕,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立项省级教改课题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并在山东省青教赛中获得一等奖2次。此外,我们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著作3部,编写教材15部。教学投入持续加强,建成心理学虚拟仿真中心、生理心理实验室、团体辅导室等实训平台,累计投入571万元,配备眼动仪等科研设备,支撑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实践。实习基地覆盖教育、医疗、社会服务多领域,包括山东省戴庄医院、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等10余个优质单位,保障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提升岗位适应力。

心理咨询专业课程设置以“应用导向、实践贯通”为特色,构建四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与拓展课程以及实践创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政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传统文化等,夯实综合素质;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等,奠定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与拓展课程包括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核心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拓展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实践创新课程通过毕业实习、心理咨询技能实训、创新创业项目及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学用一体”。课程融入虚拟仿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实操能力培养,对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专业依托省级一流专业平台,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多元化实训基地及创新实践体系为支撑,为社会输送“懂理论、强技能、善服务”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持续提升基层心理服务人才供给质量。

  •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 1 号

    电话:0537-3196139

    邮箱:jsjyxy@jnxy.edu.cn

    邮编:273100

Copyright 2013-2018 济宁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12014410